遁迹方外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。
出处清·顾文彬《过云楼书画记·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》:“余如惟信、王忱、金恺、秦衡、陆叙,类皆元季遗民,或逃名字宇内,或遁迹方外,并不欲以姓字传者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ùn jì fāng wài
注音ㄉㄨㄣˋ ㄐ一ˋ ㄈㄤ ㄨㄞˋ
繁体遯跡方外
感情遁迹方外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隐居。
近义词遁迹黄冠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炉火纯青(意思解释)
- 海内存知已,天涯若比邻(意思解释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释)
- 首身分离(意思解释)
- 匡乱反正(意思解释)
- 气充志骄(意思解释)
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- 辞简意足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捞一把(意思解释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释)
- 归十归一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- 粗服乱头(意思解释)
- 气吞牛斗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清风劲节(意思解释)
※ 成语遁迹方外的意思解释、出处、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成语接龙由读字典网成语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魑魅魍魉 | 魑魅:也作“螭魅”;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;魍魉:亦作“罔两”;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。指害人的鬼怪。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。原作“魑魅罔两”。 |
物阜民安 | 阜:丰富。物产丰富,人民安乐。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 |
缘悭分浅 | 悭:欠缺。缘分欠缺。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|
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晓以大义 |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下临无地 |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结驷连骑 | 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视死如归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 |
专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胜友如云 | 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内。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丰功伟绩 | 丰:多;伟:大;显赫。伟大的功勋和成就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;各种各样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这种形体;色色:原指生出这种颜色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大势所趋 | 大势:总体局势;趋:向、往。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。 |
神不知鬼不觉 | 指形迹隐秘,不为人知。 |
倒悬之急 | 倒悬:头向下、脚向上悬挂着。比喻极其艰难、危险的困境。 |
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;形容恩义极为深重。 |
角巾东路 | 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谓辞官退隐,登东归之路。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。 |
虎头蛇尾 | 头大像老虎一样;尾巴像蛇一样细。比喻做事有始无终;起初声势很大;后来劲头很小。 |
难割难分 | 形容关系密切,感情融洽,难以取舍。 |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 | 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还要进一步努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