丧胆消魂的成语出处


丧胆消魂

拼音sàng hún xiāo hún

基本解释丧:丧失;消:失去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

【出处】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1回:“今日路当险处,遇此劲敌,那残兵又都是个伤弓之鸟,谁人不丧胆消魂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丧胆消魂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丧胆消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目迷五色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。”
动天地,感鬼神 金·元好问《陶然集诗序》:“诗之极致,可以动天地,感鬼神。”
束手无策 宋 王柏《鲁斋集》:“士大夫念虑不及此,一旦事变之来,莫不束手无策。”
坚强不屈 荀况《荀子 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
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
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《可叹》诗:“宓妃愁坐芝田馆,用尽陈王八斗才。”
将功补过 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大包大揽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,大包大揽地说:‘这个小姑娘,跟我投缘分。’”
算尽锱铢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吴利府》:“尝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尽锱铢,其父犹以为未足。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