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修边幅的成语出处
拼音bù xiū biān fú
基本解释修:修饰;边幅:本指布帛的边缘;借指人的仪表、衣着、生活作风。比喻不注意衣着、仪容的整饰。常指不拘小节;生活懒散。
【出处】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序致》:“肆欲轻言,不修边幅。”
不修边幅的典故
西汉末年,隗嚣派马援去四川联合公孙述共同对付刘秀。马援与公孙述是同乡要好,而公孙述嫌马援不修边幅,派官员送去官服,装出皇帝的架子,马援十分不悦就去投奔刘秀,见刘秀有雄才大略,就去洛阳投奔他,后来他屡立战功,被封为伏波将军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不修边幅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》:“进前即触途成滞,退后即噎气填胸,直得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。” |
有两下子 |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。” |
又红又专 | 邓小平《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:“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,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,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,作出了成绩……就整个说来,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。” |
扬幡擂鼓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扬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 |
头面人物 |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 |
必由之路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义者行事之宜,谓认路,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,而不可须臾舍矣。” |
巧上加巧 | |
节哀顺变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丧礼,哀戚之至也;节哀,顺变也。君子念始之者也。” |
救经引足 | 荀况《荀子 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 |
倦鸟知还 | 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