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止

词语解释
举止[ jǔ zhǐ ]
⒈ 指姿态和风度。
例观其言语举止,非庸人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
注意你的举止。
察其举止。——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英bearing; manner; mien;
引证解释
⒈ 举足。按,今本《左传·桓公十三年》作“举趾”。
引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上》引《左传·桓公十三年》:“莫嚣必败,举止高,心不固矣。”
颜师古 注:“止,足也。”
⒉ 行动;举动。
引晋 陶潜 《闲情赋》:“神仪嫵媚,举止详妍。”
唐 孟郊 《酒德》诗:“醉见异举止,醉闻异声音。”
清 侯方域 《马伶传》:“三年日侍 崑山 相国於朝房,察其举止,聆其语言,久乃得之。”
冰心 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:“他便躲坐在屋角,静默的领略我们太太举止言笑的一切。”
国语辞典
举止[ jǔ zhǐ ]
⒈ 言语行动。
引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》:「举止外像,一些不差,就是神色里边,有些微不像处。」
近行动
分字解释
※ 举止意思解释、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造句查询由读字典网汉语词典提供。
造句
1., 对方举止所为何,秦天眼明心亮,谦让几下,坐了下来,看着喝声此起彼伏的练武场,笑道:四拳派好大的气派,一叶知秋,光瞧这场景就知道了。
2.和风细雨和气美,彬彬有礼文雅美。言谈风趣谦虚美,体态活泼精华美。落落大方自然美,举止活泼情致美。立坐行卧举止美,见多识广礼仪美。
3.他举止言谈不错,很受同行们的欢迎。
4.他说:“杜沙夫人蜡像馆为此类活动作出不近人情的说明令吓到了我,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有责任确保游客在博物馆内举止得体,受人尊重。”。
5.很明显,他的言谈举止都很得体。
6.不知对北大“会商”制度持宽容理解态度的人,是否还能宽容这位可爱女生的举止——根据“江山难改、秉性难移”这句话来推断,可能有些难。
7.很明显,他的言谈举止都很得体。
8.他的言谈举止完全是满清遗老遗少的派头,弄得我哭笑不得。
9.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,言谈举止,无不惟妙惟肖。
10.当今天子的确懦弱,当日某救驾时,身为当今天子,却在臣子面前只知哭泣,不成体统,唯陈留王,神情镇定,举止自若,非池中之物也。
相关词语
- jǔ dòng举动
- jǔ bàn举办
- jié zhǐ截止
- yī jǔ yī dòng一举一动
- zhōng zhǐ终止
- xuǎn jǔ选举
- zhǐ jìn止禁
- yí jǔ仪举
- jǔ wú yí cè举无遗策
- tíng zhǐ停止
- yì jǔ逸举
- wéi zhǐ为止
- fáng zhǐ防止
- yí jǔ移举
- jǔ bù shèng jǔ举不胜举
- yóu zhǐ游止
- jǔ xíng举行
- yī jǔ一举
- zhǐ fǎ止法
- yì jǔ义举
- jǔ shì举事
- jǔ mù举目
- jǔ yī fèi bǎi举一废百
- bù zhǐ不止
- dòng zhǐ动止
- jǔ zhǔ举主
- shè xiàng zhǐ tí射像止啼
- bèi jǔ备举
- míng jǔ明举
- jǔ fán举凡
- jǔ zuò举坐
- shè zhǐ舍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