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íyán

执言


拼音zhí yán
注音ㄓˊ 一ㄢˊ

繁体執言

执言

词语解释

执言[ zhí yán ]

⒈  发表意见;提出建议。

执言守事,无所违禁。

make positive assertions;

引证解释

⒈  拿出主张;建白。

《易·师》:“田有禽,利执言,无咎。”
王弼 注:“物先犯己,故可以执言而无咎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故可以执此言往问之。”
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政体》:“自今詔敕疑有不稳便,必须执言,无得妄有畏惧,知而寝默。”

⒉  谓坚持自己的话,不改口。
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折狱》:“公曰:‘井有死人,恐未必即是汝夫。’妇执言甚坚。公乃出尸于井,视之,果不妄。”

⒊  借口。

《金史·叛臣传·张觉》:“及 金 人伐 宋,竟以纳 平州 之叛为执言云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执言意思解释、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造句查询由读字典网汉语词典提供。

造句


1.李老师是个仗义执言的好人。

2.好样的小伙子,你不仅能替我们公安机关勇擒恶性嫌疑人,还能为底层的弱势群体仗义执言,明天的市委常委会我就提出倡议,在全市掀起向你学习的活动。

3.少年侍从闻着房间里浓郁的烤红薯味道,忍不住舔了舔嘴巴,却还是仗义执言。

4.仗义执言的同时更要从善如流。

5.小文的爸爸是县上的*记,为人正直,敢于仗义执言。

6.现在,也是他仗义执言,自己才获得了表现自己的机会。

7.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,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、仗义执言呢?

8.李贺很为韩愈在文中的仗义执言动容,但也不由叹道:“韩公之耿直,文中可见一斑。

9.今我国以存亡关系,故不签字,各国当能见谅,未必不可留作悬案,为他日樽俎折冲之余地,仗义执言,以待国际同盟之裁判。

10.今我国当创巨痛深之会,英、美皆作壁上观,独俄人仗义执言,邀同德、法,使日本还我辽东,复为我贷银作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