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自的成语
有关自的成语
※ 因篇幅关系,有关自的成语只列出前60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妄自尊大 | 过高地看待自己。形容狂妄自大。妄:过分地;尊:高贵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子阳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,不如专意东方。”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,不管别人的事。 | 明·沈璟《义侠记·除凶》:“他自要去送性命,干俺甚事,各人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。” |
居功自满 | 居功:自恃有功;满:满足。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象郝摇旗这样的人,平时居功自满,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,常发怨言。” |
自暴自弃 | 自己糟蹋自己;自己鄙弃自己。形容不知自爱;甘于落后。暴;糟蹋;弃:鄙弃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 |
自拔来归 | 拔:摆脱,离开。自觉离开恶劣环境,归向光明。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。 | 《新唐书 李勣传》:“三年,自拔来归,从秦王伐东都,战有功。” |
强中自有强中手 | 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同“强中更有强中手”。 | 元·无名氏《隋何赚风魔蒯彻》第三折:“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,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。” |
师心自是 | 师心:以心为师。指固执己见,自以为是。 |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见有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,稠人广座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” |
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 | 指为官声名很坏,任凭人们笑骂,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。 | 《宋史·邓绾传》:“笑骂从汝,好官须我为之。” |
自怨自艾 | 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。现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太甲悔过,自怨自艾,于桐处仁迁义。” |
自力更生 |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获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。更生:重新获得生命。 | 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 |
自我批评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。 | 邓小平《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》:“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,还要有批评的精神。” 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内人。 |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自己人之间,什么臭架子、坏脾气都行;笑容愈亲密,礼貌愈周到,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。”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闲;自恣:放纵自己。安闲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纵自己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少为贵戚,逸游自恣。” |
自强不息 |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 唐 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 | 茅盾《〈呼兰河传〉序》:“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。 |
闭关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》:“闭门自守,又坐邻伍铸钱挟铜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 |
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 汉 张衡《鸿赋序》:“余五十之年,忽焉已至,永言身事,慨然其多绪,乃为之赋,聊以自慰。” |
自命不凡 | 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 清 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娄县沈童者,年甫冠,习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。” |
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 《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》:“世祖前锋至新亭,劭挟义恭出战,恒录在左右,故不能自拔。”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报仇》:“不如在家安闲自在,快活过了日子,却去讨这样烦恼吃!” |
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 唐 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》:“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”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八:“因说自欺欺人曰:欺人亦是自欺,此又是自欺之甚者。”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 鲁迅《经验》:“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,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,如俗语说‘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’的便是其一。” |
刚愎自用 | 刚:强硬。愎:固执;任性。刚愎:倔强固执;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自用:自以为是。固执任性;自以为是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刚愎不仁,未肯用命。”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 宋 王明清《挥麈后录》第八卷:“既登宥密,颇骄傲自满。” |
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 汉 荀悦《汉纪 平帝纪》:“太后因号泣而言,左右莫不垂涕,舜悲不自胜。” |
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 |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三回:“众怪上前道:‘大王,怎么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 ?'”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你两个闭了鸟嘴!长别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 |
顾影自怜 | 看着影子;自己怜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独失意;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。 | 晋 陆机《赴洛道中作》诗:“伫立望故乡,顾影凄自怜。” |
善自为谋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桓公六年》:“君子曰:‘善自为谋。’” |
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|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。 |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三章:“活该!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!” |
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 |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》:“某甲虽在黄梅随众,实未省自己面目。今蒙指授入处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今行者,即是某甲师也。” |
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 | 人要有成就,必须刻苦努力,不可安逸自在。 |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九卷:“谚云:‘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。’此言虽浅,然实切至之论,千万勉之。” |
自负盈亏 | 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 | |
自上而下 | 从上到下。 | 邓小平《党与抗日民主政权》:“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,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,总以能教育群众、纠正错误、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。” |
夷然自若 | 指神态镇定,与平常一样。 | 《魏书 卢义僖传》:“内外惶怖,义僖夷然自若。” |
自给自足 | 依靠自己生产;满足自己需要。给:供给;足:满足。 |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黄帝》:“不施不惠,而物自足。” |
自高自大 |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。形容自以为了不起。 | 三国 韦昭《国语》集解:“求掩盖人以自高大,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。” |
不能自已 | 已:停止。指无法控制自己,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。 | 唐 卢照邻《寄裴舍人书》:“因泣下交颐,不能自已。” |
喃喃自语 | 喃喃:象声词;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。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。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84回:“知圆听到这里,不觉嘻嘻一笑,喃喃自语道:‘救兵救兵,只落得狗咬洞宾。’” |
自讨苦吃 | 讨:招惹。自己找苦吃。 | 鲁迅《书信集 致萧军》:“其实《文学》和我并无关系,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,所以偏去支持一下,其实这是自讨苦吃。” |
自然而然 | 自由发展;必然这样。指非经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。自然:事物本身固有的样子。 | 《牟子理惑篇》:“夫吉凶之与善恶,犹善恶之乘形声,自然而然,不得相免也。” |
各自为政 | 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;不互相配合。比喻不考虑全局;各搞一套。 |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二年》:“畴昔之羊子为政,今日之事我为政。” |
沾沾自喜 | 沾沾:轻浮的;自鸣得意的样子。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,多易。” |
夜郎自大 | 夜郎: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;自大:自以为很大。比喻孤陋寡闻;妄自尊大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西南夷列传》:“滇王与汉使者言曰:‘汉孰与我大?’及夜郎侯亦然。以道不通,故各以为一州主,不知汉广大。” |
自告奋勇 | 指主动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(告:表明;奋勇:鼓起勇气)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就因着自告奋勇求个恩典,说奴才情愿巴结这个缺!” |
自欺欺人 | 欺骗自己;也欺骗别人。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。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。 |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8卷:“因说自欺欺人,曰:‘欺人亦是自欺,此又是自欺之甚者。’” |
自留地 | 在实行农业集体化以后留给农民个人经营的少量土地。比喻自己的私人空间。 | 毛泽东《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》:“(5)社员的自留地应有多少;(6)社员的成份问题;等等。” |
卑以自牧 | 指以谦卑自守。 | 语出《易 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王弼注:“牧,养也。”高亨注:“余谓牧犹守也,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。” |
自圆其说 | 自己把论点表达得圆满、周全。形容不露破绽。圆:使圆满;说:观点;论点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踌躇了半天,只得仰承宪意,自圆其说道:‘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,作不得准的。’” |
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| 搬:移动。比喻本来想害别人,结果害了自己。自食其果。 | 毛泽东《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》:“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:‘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,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。’” |
听其自便 | 听:听任。听任它自然发展与行动。 | 清·薛福成《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》:“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,粤人以佣工为较多,其俗里虽贱视之,尚能听其自便,衣食之外,颇积余财。” |
自我安慰 | 指自己安慰自己。 | 邓小平《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》:“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。” |
沉痼自若 | 沉痼:积久难治的疾病。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。 | 《宋史·赵与懽》:“第言端平以来,窜脏吏,禁包苴,戒奔竟,戢横敛,而风俗沉痼自若。” |
喜不自禁 |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。形容极其高兴。 | 梁实秋《槐园梦忆》:“季淑就驻足而观,喜不自禁。” |
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 | 古谚语。比喻实至名归。 | 晋 潘岳《太宰鲁武公诔》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;德之休明,没能弥彰。” |
人生自古谁无死 |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,但应死得有价值。 | 宋 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诗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 |
情不自禁 | 禁:抑制。感情激动;无法抑制自己。 | 南朝 梁 刘遵《七夕穿针》诗:“步月如有意,情来不自禁。” |
多行不义必自毙 | 坏事干多了,结果是自己找死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元年》:“多行不义,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” |
无师自通 |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。 | 唐 贾岛《送贺兰上人》诗:“无师禅自解,有格句堪夸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