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学的成语

有关学的成语

※ 因篇幅关系,有关学的成语只列出前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,应奋进不息。清·刘开《问说》:“理无专在,而学无止境也,然则问可少耶?”
博学多闻博学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。《文子 精诚》:“虽博学多闻,不免于乱。”
学贯中西形容中文、外语都十分好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博了个熟识时务,学贯中西的名气。”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。教然后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。致:使达到;用:实际应用。李新《为有源头活水来》:“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,学以致用,并且勤学苦学。”
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
敏而好学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
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困而不学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
鸿儒硕学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硕学,无乏于时。”
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庄周《庄子 达生》:“今休,款启寡闻之民也。”
道山学海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道山学海功非浅,孔思周情文可传。”
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《后汉书:乐羊子妻传》载:“远寻师,一年来归,妻跪问其故,羊子曰:‘久行怀思,无它异也。’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:‘……,今若断斯织也,则损失成功,……,若中道而归,何异断斯织乎?’”
学而优则仕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夏日:‘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’”
勤学苦练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老舍《文艺学徒》:“在他的一幅作品里,四妙咸备,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、奋斗不懈的精神。”
西学东渐渐:流入。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东渐于海。”
饱学之士饱学:学识渊博。指学识渊博的人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6回:“公等皆饱学之士,登此高台,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?”
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。汉 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于兹乎鸿生钜儒,俄轩冕,杂衣裳,修唐典,匡《雅》《颂》,揖让于前。”
好学不倦倦;厌倦。爱好学习;从不厌倦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楚世家》:“昔我文公,狐季姬之子也,有宠于献公,好学不倦。”
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。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,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,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。”
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厌:通“魇”,满足;诲:教导。坚持学习而不满足,教导别人从不疲倦。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呀呀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。巴金《还魂草》:“朋友那个新生的男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养育起来的,现在开始呀呀学语了。”
邯郸学步邯郸:战国时赵国的都城;步:迈步走路。步伐;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、姿势特别优美大方;威武好看。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。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;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;只好爬着回去。比喻模仿别人不成;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。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学浅才疏才能不高,学识不深(多用作自谦的话)。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神思》:“若学浅而空迟,才疏而徒速,以斯成器,未之前闻。”
学而后知不足只有经过学习,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。江泽民《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》:“不知,就要学习,学而后知不足。”
教学相长教学:教和学;长:促进;增加。教和学互相促进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,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教学相长也。”
博学多识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第45卷:“只是圣人之所以圣,却不在博学多识,而在一以贯之。”
斗酒学士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。《新唐书·王绩传》:“以前官待诏门下省,故事,官给酒三升。或问:‘待诏何乐邪?’答曰:‘良酝可恋耳。’侍中陈叔达闻之,日给一斗,时称‘斗酒学士’。”
困而学之困:困惑。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
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,而没有真正的学识。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。”
莘莘学子莘莘:众多的样子。众多的学生林语堂《机器与精神》:“今日的莘莘学子,想读书都没有地方,一个完备的图书馆也没有。”
学然后知不足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。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道学先生指思想、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,恼的是道学先生。”
才疏学浅才:才能;疏:空虚;浅薄。才能不高;学问不深。元 柯丹邱《荆钗记 合卺》:“欲步蟾宫,奈才疏学浅,未得蜚冲。”
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,也能取得成就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钝学累功,不妨精熟。”
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。形容学问渊博。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
学无所遗遗:遗漏。形容学识渊博,无所不知。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论文》:“斯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。”
临池学书临:靠近,挨着。指刻苦练习书法。《晋书 卫恒传》:“弘农张伯英者,因而转精甚巧。凡家之衣帛,必书而后练之。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。”
力学笃行力学:努力学习。笃行:切实地实行。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。宋 陆游《陆伯政山堂稿序》:“伯政家世为儒,力学笃行,至老不少衰。”
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。即凡有点长处、学问的人都是老师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夫子焉不学?而亦何常师之有?”
鹦鹉学舌像鹦鹉一样学人说话。常比喻跟着人家的话说;或指搬嘴学舌。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越州大殊慧海和尚》:“如鹦鹉只学人言,不得人意。经传佛意,不得佛意而但诵,是学语人,所以不许。”
学而不思则罔罔:同“惘”,迷惑。只读书而不肯思考,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。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学海无涯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。指对知识的学习永远没有止境。学海:指知识;涯:边际。明 张岱《小序》:“学海无边,书囊无底。世间书怎读得尽。”
笃学好古笃学:专心好学。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瑜传》:“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,瑜厚礼之。”
学富五车学问很多;有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很多;学识渊博。富:丰富;五车:指五车书;形容书很多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学有专长专长:专门的学问和技能。形容在某一方面有专门知识或特殊才能。谢觉哉《心病还得心药医》:“难道他们都比你‘学有专长’吗?”
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,只学到一点皮毛。汉 张衡《东都赋》:“如客所谓末学肤受,贵耳而践目者也。”
笃学不倦笃学:专心好学;倦:疲倦。专心好学,不知疲倦。明·方孝儒《与郑叔度书》:“中下淳明慈良,有君子之器,又笃学不倦,其至于古人也奚御,愿益加之意,以果所望。”
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,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。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,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。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。
不愧下学愧:惭愧。不耻下问,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是以君王无羞亟问,不愧下学。”
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。唐·司空图《障车文》:“二女则牙牙学语,五男则雁雁成行。”
绩学之士学者,学问渊博的人。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 华阳博议下》:“古今绩学之士,靡弗以勤致者。”
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,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。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,不成体系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学记》:“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,必也其听语乎?”
不学无术术:技术;技艺。没有学问;没有本领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赞》:“然光不学亡术,暗于大理。”
笃实好学笃实:踏实,实在。认真踏实,爱好学问。《北史·张衮传》:“衮笃实好学,有文才。”
真才实学真正的才华和学识。实:真。宋 王十朋《梅溪王忠公文集》第23卷:“知其所得必真才实学。”
学老于年指青年人的博学。《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》:“克幼而翘秀,既长,好学善属文,郡博士胡宪器之,曰:‘子学老于年,他日当以文章显。’”
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,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。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。吴玉章《回忆“五四”前后我的思想转变》:“我这时一面在交涉条约的事情,一面又进行第二个任务,就是办留法勤工俭学。”
家学渊源家学:家传的学问;渊源:水源;这里指根源。家世相传的学问有根源。形容出身于书香门弟;学问扎实;学有根底。宋 刘克庄《后村全集 送林宽夫父子》:“家学有渊源,传之于艾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