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野的成语

有关野的成语

※ 因篇幅关系,有关野的成语只列出前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肝髓流野形容战斗激烈残酷、尸横遍野。《旧唐书·萧瑀传》:“上奔播六年,中原之人,与贼肝髓流野,得复宗庙,遗老残民闻舆马音,流涕相欢。”
野心勃勃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盘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。”
满山遍野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。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二章:“他坐镇延安,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,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!”
野没遗贤见“野无遗贤”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爷爷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个朝无幸位,野没遗贤。”
饿殍遍野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
漫山遍野漫: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;引申为“布满”;遍:动词;遍及;布满。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、田间旷野。形容数量很多、范围很广、声势很大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8回:“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,浩浩荡荡,漫山遍野而来。”
野史稗官野史: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;稗官: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、风俗故事,供皇帝看的小书。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70回:“千秋莫道无金鉴,野史稗官话正长。”
体国经野体:划分;国:都城;经:丈量;野:田野。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,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。泛指治理国家。《周礼 天官 序官》:“惟王建国,辨方正位,体国经野,高官分职,以民为极。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野火不能烧尽野草,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。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,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。唐·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
空室清野在对敌斗争时,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,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,什么也利用不上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:“今东方皆已收麦,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。”
狼子野心狼子:狼崽子;幼小的狼;野心:野兽凶残的本性。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。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四年》:“子文曰:‘必杀之。是子也,熊虎之状,而豺狼之声,弗杀,必灭若敖氏矣。’谚曰:狼子野心。是乃狼也,其可畜乎?”
野无遗贤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。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《尚书 大禹漠》:“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”
哀鸿遍野哀鸿: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;没有目的地飞着;悲哀地叫着。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、流离失所的灾民。《诗经 小雅 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野处穴居处:居住;穴:山洞。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。”
打野鸭子捕捉野鸭子,借指业余时间干活挣钱。徐怀中《我们播种爱情》第一章:“你再这样可不行哟!伤口没好就出来打野鸭子。”
野鬼孤魂比喻没有依靠,处境艰难的人。
野调无腔形容言行放肆,没有礼貌。《白雪遗音 马头调 九尽寒退》:“横吹短笛,一声一声把春歌唱,野调无腔。”
野鹤闲云闲:无拘束。飘浮的云,野生的鹤。旧指生活闲散、脱离世事的人。宋·尤袤《全唐诗话》卷六:“州亦难添,诗亦难改,然闲云孤鹤,何天而不可飞。”
稗官野史稗官: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、风俗故事;供皇帝省览的小官。野史: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。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:“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,多有记载那遇神、遇仙、遇鬼、遇怪,情欲相感之事。”
野有饿莩饿莩:饿死的人。郊外有饿死的人。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。”
两脚野狐比喻奸诈的人。《旧唐书·杨再思传》:“左补阙戴令言作《两脚野狐赋》以讥讽之,再思闻之怒。”
齐东野语齐东:齐国的东部;野语:乡下人的话。孟子蔑视农民,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,听信不得。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此非君子之言,齐东野人之语也。”
野草闲花野生的花草。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。宋 辛弃疾《定风波》词:“野草闲花不当春,杜鹃却是旧知闻。”
家鸡野雉雉:野鸡。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,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,以示贱近与贵远。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。晋·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第七卷:“在荆州与都下书云:‘小儿辈贱厌家鸡,爱野雉,皆进逸少书,须吾还,当比之。’”
坚壁清野坚壁:加固营垒;清野:将四野的财物清理收藏起来。加固营垒;清理收藏财物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荀彧传》:“今东方皆已收麦,必坚壁清野以待敌军,将军攻之不拔,路之无获,不出十日,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固耳。”
白骨露野露:暴露;野:野外。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。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。三国 魏 曹操《蒿里行》诗: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”
闲云野鹤闲:无拘束。飘浮的云,野生的鹤。旧指生活闲散、脱离世事的人。宋·尤袤《全唐诗话》卷六:“州亦难添,诗亦难改,然闲云孤鹤,何天而不可飞。”
邪神野鬼闲散的鬼神。比喻不务正业,到处闲逛,寻衅闹市的人。
荒山野岭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。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80回:“往前一看,都是荒山野岭,不见有人行路,连一株树木也没有。”
豺狼野心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。汉·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:“而操豺狼野心,潜包祸谋。”
龙战于野群龙在郭野大战。比喻群雄争天下。《周易·坤卦》:“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”
村野匹夫村野:荒村山野。匹夫:平民百姓。旧指没有知识、没有地位的人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五回:“马超曰:‘吾家屡世公侯,岂识村野匹夫。’”
闾巷草野闾巷:街巷;草野:乡野。比喻民间乡野地方。唐·王勃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,而亦未见其多焉。”
闲鸥野鹭①比喻退隐闲散之人。②比喻非正当男女关系中的女方。清·龚自珍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贱子平生出处,虽则闲鸥野鹭,十五度黄河。”
田父野叟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金·元好问《登封令薛侯去思颂》:“方春劝耕,遭田父野叟于途,慰以农里之言,而勉之孝弟之训。”
朝野上下朝野:指朝廷和民间;上下:从中央到地方。指从中央到地方,从做官的到老百姓。清 魏源《治篇十一》:“其朝野上下,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,安其危而利其害。
东野巴人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,又称《下里巴人》。汉·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夫听《白雪》之音,观《绿水》之节,然后《东野巴人》,蚩鄙益著。”吕延济注:“东野,下里之音。”宋玉以问曰:“客有歌于郢中都中,其始曰《下里巴人》也。”
田夫野老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《北齐书·王琳传》:“当时田夫野老,知与不知,莫不为之歔欷流泣。”
野无遗才见“野无遗贤”。《魏书·阳尼传》:“举贤良,黜不肖,使野无遗才,朝无素餐。”
标枝野鹿标枝,树梢之枝,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;野鹿,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。后指太古时代。《庄子 天地》:“至治之世,不尚贤,不使能,上如标枝,民如野鹿。”
高山大野高峻的山峦,广阔的原野。宋·苏辙《上枢密韩大尉书》:“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,无高山大野,可登览以自广。”
鸣野食苹比喻诚心待人,同甘共苦。《诗经 小雅 鹿鸣》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”
田夫野叟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宋·曾巩《福州拟贡荔枝状》:“其尤殊绝者,则抑于下土,使田夫野叟往往属厌,而大官不得献之于陛下。”
田父野老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《宋史·苏轼传》:“轼与田父野老,相从溪山间,筑室于东坡,自号‘东坡居士’。”
家鸡野鹜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。也比喻人喜爱新奇,而厌弃平常的事物。晋·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卷七:“小儿辈厌家鸡,爱野雉,皆学逸少书。”
沃野千里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。《汉书·张良传》:“夫关中左殽函,右陇蜀,沃野千里。”
田畯野老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答江琰书》:“其或蹲林卧石,籍卉班荆,不过田畯野老,渔父樵客。”
野人献日同“野人奏曝”。唐·欧阳玭《野人献日赋》
攻城野战城:城池。攻打城池,野外作战。《墨子·节用上》:“攻城野地死者,不可胜数。”
杀人盈野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。形容杀人极多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争地以战,杀人盈野;争城以战,杀人盈城。”
孤魂野鬼比喻没有依靠,处境艰难的人。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人家哪里有工夫梦见我们这种孤魂野鬼。”
尸横遍野尸:尸体;横:杂乱;遍:到处。尸体布满四野;形容死人极多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直杀到天明,却才收军。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”
山肴野蔌肴:熟的鱼肉;簌:野菜。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。宋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山肴野蔌,杂然而前陈者,太守宴也。”
平原易野平坦而无险阻的原野。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张魏公三战本末略》:“浚于是欲谋大举,乃召端问之,端曰:‘平原易野,贼便于冲突。’”
黄冠野服见“黄冠草服”。古直《冷圃曲》:“二月梅江波滟滟,黄冠野服期许剑。”
村夫野老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。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行谊》:“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,尝支驺从入田野间,与村夫野老相语,问疾苦。”
孤云野鹤旧指闲散自在,不求名利的人。唐 刘长卿《送方外上人》诗:“孤云将野鹤,岂向人间住。”
漫天遍野满山遍野,形容数量多、分布广。冰心《颂“一团火”》:“这星罗棋布、漫天遍野的一团团火光,会把我们新的万里征途,照耀得多么光明,多么灿烂!”
深山野墺荒僻的大山深处。鲁迅《彷徨·祝福》:“倘许给本村人,财礼就不多;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,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。”
穴居野处居住在山洞里;生活在原野上。形容人类远古时期原始的生活状态。穴:山洞;处:居住。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