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收的成语

有关收的成语

※ 因篇幅关系,有关收的成语只列出前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照单全收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。清·惜阴堂主人《二度梅》第六回:“俗语说得好:‘人情不在厚薄’,看老夫的情面,不要与他较量,照单全收了罢。”
易放难收话说出去容易,收回来就难了。宋·朱熹《答巩仲至》:“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,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,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。”
收视反听不视不听。指不为外物所惊扰。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其始也,皆收视反听,耽思傍讯。”
不可收拾收拾:整理。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;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。唐 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泊与淡相遭,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拾。”
反听收视不听不视。指不为外物所惊扰。宋˙范仲淹《蒙以养正赋》:“务实去华,育德之方斯在;反听收视,养恬之义相应。”
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,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。比喻一年的农事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此天道之大经也。”
收回成命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决定。宋 郑兴裔《辞知庐州表》:“恭望皇帝陛下察臣之诚,鉴臣之拙,收回成命。”
收锣罢鼓停止敲击锣鼓。比喻结束,结尾。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格局》:“骨肉团聚,不过欢笑一场,以此收锣罢鼓,有何趣味。”
名利双收既得名声,又获利益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,升官发财,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,真是名利双收,再好没有。”
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;从中得到好处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今者臣来,过易水,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拑其喙。……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”
广种薄收薄:少。种植的面积很大,但单位产量却很低。比喻实行的很广泛,但收效甚微。明·康海《秋兴次前韵》:“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,有甚踌躇?”
美不胜收胜:尽;收:接收;领略。形容美好的事物、景色非常多;人们一时间领略、欣赏不过来。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三卷:“见其鸿富,美不胜收。”
收视返听收:停止;返:还。不视不听。指人对事物的看法不为外物所惊扰。梁启超《新民说》:“其祈焉则必收视返听,清其心以对越于神明。”
收缘结果见“收因结果”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20回:“见后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。”
覆水难收覆:翻;引申为倾、倒、泼的意思。泼在地上的水;难以收回来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;很难再挽回了。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;难以重新结合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何进传》:“国家之事,亦何容易!覆水不可收。宜深思之。”
反水不收水已泼出去,不能再收回。比喻不可挽回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》:“虽仲尼为相,孙子为将,犹恐无能为益。反水不收,后悔无及。”
雨收云散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。宋·陆游《水龙吟·春日游摩诃池》词:“惆怅年华暗换。黯销魂、雨收云散。”
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俟关中平定,据险养威,看他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,也不为迟呢?”
增收节支增加收入,节约开支。
前人种德后人收德:德行。指上辈的人有德行,后辈的人会受到恩惠。明·冯惟敏《商调·集贤宾·归田自寿》:“恰才个绕蜗居编菊篱,又报道步蟾宫折桂手,端的是前人种德后人收。”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。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奚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
杂学旁收杂学:各种各样的学问;旁:广泛。多方面广泛地吸取和积累知识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回:“宝钗笑道:‘宝兄弟,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,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……’”
鸣金收军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5回:“恐张飞有失,急鸣金收军。”
收园结果见“收因结果”。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三折:“想着他开疆土将君王佐,这的是收园结果。”
收因结果谓了却前缘,得到结果。旧有因果报应之说,谓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。宋·晁瑞礼《柳初新》:“共伊合下,深盟厚约,比望收因结果。”
旱涝保收指土地灌溉及排水情况良好,不论天旱或多雨,都能得到好收成。泛指获利有保证的事情。浩然《艳阳天》第97章:“有了扬水站,起码有一半地水浇了,就是说,往后要有一半地旱涝保收。”
旁收博采广泛收集采纳。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怗毕》:“裴松之之注《三国》也,刘孝标之注《世说》也,偏记杂谈,旁收博采。”
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春天萌生,夏天滋长,秋天收获,冬天储藏。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。亦比喻事物的发生、发展过程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此天道之大经也。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。”
一揽包收谓总揽一切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六:“指台抹凳,担汤担水,一揽包收,多是他上前替力。”
俱收并蓄不加区别,统统收纳包容。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
收旗卷伞喻停止活动。
收买人心指用金钱、感情等笼络人心。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31回:“他也知道收买民心,开仓赈济,并恤被兵之家,四县亦如此行事。”
雨歇云收比喻男女离散。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二折:“明知道雨歇云收,还指望待天长地久。”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二折:“止望待天长地久,谁承望雨歇云收。”
收离聚散见“收离纠散”。晋·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收离聚散,咸安其居。”
草率收兵比喻马马虎虎、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。毛泽东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:“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,进行细致的工作,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,不要‘草率收兵’。”
水覆难收覆:翻、倾倒。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,无法挽回。唐·李白《妾薄命》:“雨落不上天,水覆最难收,君情与妾意,各自东西流。”
收之桑榆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谓初虽有失,而终得补偿。后以“收之桑榆”谓事犹未晚,尚可补救。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
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,及文七爷醉后之言,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,所以又是气,又是醋,并在一处,一发而不可收拾。”
收因种果见“收因结果”。元·石德玉《曲江池》第四折:“当日要一文钱没处求,今日享千种粟飞嫌薄……权做个收因种果。”
草草收兵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。比喻工作不负责任,不细致,不慎重。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,要管也管不了许多,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,——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?象一个赤卫队员么?”
鸣金收兵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:“卢先锋兵到,见孙安勇猛,卢先锋令鸣金收兵。”
尽收眼底全部看在眼里。阿来《尘埃落定》第二章:“他们徒劳无功的努力都被我尽收眼底。”
兼收并蓄兼收:多方面吸收;并蓄:一并保存。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。指吸收、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。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
收离纠散收集离散者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若绍收离纠散,乘虚以出,则公之事去矣。”
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。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文帝》:“乱败之及,一发而不可收也。”
坠兔收光坠兔:落月。月亮落下去了。比喻一件事情的结束明·李昌棋《剪灯余话·武平灵怪录》:“逡巡间,坠兔收光,远鸡戒晓。”
收合余烬收:收拾,收取;余烬:烧剩的灰烬。比喻残留的人或物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子又不许,请收合余烬,背城借一,敝邑是之幸。”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。
矜纠收缭形容骄傲、急躁、暴戾。《荀子 议兵》:“旁辟曲私之属为化而公,矜纠收缭之属皆为之化而凋。”
浮收勒折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。清·冯桂芬《江苏减赋记》:“意甚决,是将奉旨浮收勒折矣。”
名利兼收收:收获。又有名又得利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法子是有的,不过要化几文,然而倒是个名利兼收的事情。”
趁势收篷篷:船帆。比喻乘机歇手,见好就收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0回:“马老爷见瞿太太一面已经软了下来,不至生变,便也趁势收篷。”
见好就收趁着形势大好时就收兵。余华《活着》:“赌场无赢家,我是见好就收,免得日后也落到你这种地步。”
兼收并采亦作“兼收并采”。广泛收罗采用。宋·曾巩《谢章学士书》:“兼收并采,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,此所以无弃材也。”
兼收并畜同“兼收并蓄”。清·黄宗羲《传是楼藏书记》:“古来藏书者,亦不乏兼收并畜。”
收成弃败谓趋附得势的人,轻视遭贬黜的人。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俗性贪进忽退,收成弃败。”
浮收勒索见“浮收勒折”。《清史稿·高宗纪四》:“辛酉,以图思德劾苏墧浮收勒索,命袁守侗等严鞫之。”
颗粒无收收:收成。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。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。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三回:“我家今年那租田,自然颗粒无收的了。”
收刀检卦谓停止胡作非为。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五部分:“大路不平旁人铲,识向的各自收刀检卦,走你的清秋大路。”
收残缀轶收集残缺,缀补漏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