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
[宋代]:李邴
晋公伐叛致太平,归来绿野勤经营。
沈沦不复经济意,晚节更为人所评。
文饶佐武取河朔,平泉草木罗清英。
功成未尝一寓目,镵石作记空传名。
何如堂堂渭川老,崛起自与天扶倾。
岁在作噩骇机发,忠臣愤叱思殒生。
氛埃不为紫霄蔽,日月却向黄道行。
壮年铁衣勤汗马,白首金鼎调和羹。
张皇国威起穨压,约敕吏蠹归章程。
羌戎破胆思寻盟,盗贼脱甲来输诚。
辕门诸将指呼耳,公有胸中十万兵。
锐然请老樊小圃,爨席却与渔樵争。
烟霞放目傲轩冕,水石步屧遗机衡。
虽然四海望不置,搴旒下瞩熙皇明。
宣王于今事北伐,周公不日歌东征。
迎还两宫天地庆,埽洒六合风尘清。
是时公归乃可耳,岂得遽适羲皇情。
祝公寿考如卫武,百岁箴儆谋群卿。
祝公功名如郭令,身与庙社同安荣。
忠诚向来金石贯,勋烈遂将天壤并。
他年升堂奉杖屦,愿留隙地诛柴荆。
但令公孙肯开合,不用野王来抚筝。
晉公伐叛緻太平,歸來綠野勤經營。
沈淪不複經濟意,晚節更為人所評。
文饒佐武取河朔,平泉草木羅清英。
功成未嘗一寓目,镵石作記空傳名。
何如堂堂渭川老,崛起自與天扶傾。
歲在作噩駭機發,忠臣憤叱思殒生。
氛埃不為紫霄蔽,日月卻向黃道行。
壯年鐵衣勤汗馬,白首金鼎調和羹。
張皇國威起穨壓,約敕吏蠹歸章程。
羌戎破膽思尋盟,盜賊脫甲來輸誠。
轅門諸将指呼耳,公有胸中十萬兵。
銳然請老樊小圃,爨席卻與漁樵争。
煙霞放目傲軒冕,水石步屧遺機衡。
雖然四海望不置,搴旒下矚熙皇明。
宣王于今事北伐,周公不日歌東征。
迎還兩宮天地慶,埽灑六合風塵清。
是時公歸乃可耳,豈得遽适羲皇情。
祝公壽考如衛武,百歲箴儆謀群卿。
祝公功名如郭令,身與廟社同安榮。
忠誠向來金石貫,勳烈遂将天壤并。
他年升堂奉杖屦,願留隙地誅柴荊。
但令公孫肯開合,不用野王來撫筝。
宋代·李邴的简介
李邴(1085-1146), 字汉老,号龙龛居士。济州任城人。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,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,年六十二岁。崇宁五年,1106年举进士第。累迁翰林学士。高宗即位,擢兵部侍郎,兼直学士院。苗傅、刘正彦反,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,且密劝殿帅王元,俾以禁旅击贼。后为资政殿学士,上战阵、守备、措画、绥怀各五事,不报。闲居十七年,卒於泉州。谥文敏。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,《宋史本传》传于世。存词8首。
...〔
► 李邴的文章(29篇)〕
明代:
陈子升
归心一发尉佗楼,一点晴烟见渡头。三径尚堪携客入,中洲曾是为谁留。
青含浦树喧黄鸟,绿遍江苗过白鸥。七十二峰无恙在,更于城郭念同游。
歸心一發尉佗樓,一點晴煙見渡頭。三徑尚堪攜客入,中洲曾是為誰留。
青含浦樹喧黃鳥,綠遍江苗過白鷗。七十二峰無恙在,更于城郭念同遊。
近现代:
刘永济
剩水残山思不禁,小屏欹枕费沉吟。才秾合作云裳想,粉褪难温梦蝶心。
白地锦,紫光金,何缘寥落到如今。遥知淅淅巴山雨,未抵泠泠楚客琴。
剩水殘山思不禁,小屏欹枕費沉吟。才秾合作雲裳想,粉褪難溫夢蝶心。
白地錦,紫光金,何緣寥落到如今。遙知淅淅巴山雨,未抵泠泠楚客琴。
宋代:
冯去非
江湖曾是饮清波,笔染霜华秋最多。
梦里诵君新句子,觉来无奈月明何。
江湖曾是飲清波,筆染霜華秋最多。
夢裡誦君新句子,覺來無奈月明何。
宋代:
施枢
帘底临鸾惜岁华,鬓云慵掠宝钗斜。
落梅香断无消息,一树春风属杏花。
簾底臨鸾惜歲華,鬓雲慵掠寶钗斜。
落梅香斷無消息,一樹春風屬杏花。
宋代:
洪适
披山凿道何崄巇,上摘星汉摩虹霓。七襄终日往曾问,一握去天今可跻。
叱驭已排萝蔓去,下车不复烟云迷。举头此际长安远,愿借六翮凌丹梯。
披山鑿道何崄巇,上摘星漢摩虹霓。七襄終日往曾問,一握去天今可跻。
叱馭已排蘿蔓去,下車不複煙雲迷。舉頭此際長安遠,願借六翮淩丹梯。
明代:
郑廷鹄
窈窕见深谷,山门郁穹窿。高台何崔嵬,翠壁增长松。
攀萝一登眺,新享报成功。嗟余始行役,夙心寄雕龙。
窈窕見深谷,山門郁穹窿。高台何崔嵬,翠壁增長松。
攀蘿一登眺,新享報成功。嗟餘始行役,夙心寄雕龍。